工业工程与管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与管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125603
一、领域简介
工业工程与管理教育始于2000年建立的工业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一个优势特色学 科。工业工程专业领域于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位办〔2010〕9号),2019年工业工程专业调整为工程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 学位授予点。该专业从2011年开 始招生,到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硕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各层次毕业生 2000 余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或工商企业等领域,为区域工业工程 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自获得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以来,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注重质量、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及学缘广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46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25名,高级职 称比例为77%,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占比 80.4%,拥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9人,占比19.6%。本学科专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科基金10项,省部级课题45项,政府或企业委托课题27项,发表高水平论著60余篇(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
学院不断加大核心课程的工程技术含量,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基本素养及应用创新能力,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注重前沿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管控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与措施,建设了满足学生培养需求的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技术素质过硬、应用创新能力强的工业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专门技术人才。
1.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政治素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高层次工程技术 和工程管理人才。
2.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所从事工程管理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本领域某一方向的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并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
3.综合素质方面: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所从事工程管理领域的外文资料,能运用外语工具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通过检索和阅读各种专著、论文、文献资料、专利及网络资源等快速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
4.就业规划方面:为大中型制造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政府机关等单位和部门培养从事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生产调度与控制、物流系统优化与设施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以下4个研究方向:
1.制造产业管理
2.数字经济与新兴产业管理
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能源与环境工程管理
详见附表1。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修业年限 2-4 年,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 (从开题通过之日起计算)。经导师同意,符合规定的提前毕业条件,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间要求不变。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5必修学分和8选修学分的学习任务。跨学科攻读学位研究生需根据导师要求修读2门及以上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开题答辩,成绩不计入成绩单。
课程设置见附表2。
六、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鼓励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实行以导师负责为主的指导小组( 团队)制。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1. 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文献阅读、学术调研,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并在第三学期末提交和安排开题报告,由本学科专业5 人以上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通过后即获得 1 学分。
2. 中期筛选考核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依据,在第四学期对研究生的思政、课程、科研、实践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经培养单位签署意见、研究生工作部审核,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做肄业处理。
3. 实习实践
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工作量,结束后由导师写出考核评语。考核合格者,可获0.5学分。
专业实践:在学期间应在学校设立的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或校内外有条件的实践单位进行累计不少于6 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实践环节综合采用工程管理实践、工程实践论坛、工程参观体验、仿真模拟实验、工程管理实训、团队拓展训练等方式,其中工程管理实践学习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工程管理实践(必选):在学期间应在学校设立的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工作站或校内外有条件的实践单位进行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结束后由有关管理人员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给予书面评价,并经评分考核合格后,可取得1学分;
工程实践论坛(可选):听取工程管理实践专题讲座并完成学习报告,做实践论坛 演讲报告并提交报告讲稿,每次可取得 0. 25 学分;
工程参观体验(可选):学生参加国际工程实践交流、企业工程实践参访、海外工程实践参访等,完成分析报告,每次可取得0.25学分;
仿真模拟实验(可选):学生参与制造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决策等与培养方向一致的仿真模拟实验,每门实验可取得 0.5 学分;
工程管理实训(可选):学生参与制造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决策等与培养方向一致的工程管理实训,每门实训可取得 0.5 学分;
团队拓展训练(可选):参加团队拓展训练1次,可取得0.5学分。需完成2学分。
4. 创新创业
( 1 ) 进行3个月出国访学研修或学术交流;
( 2 ) 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或做公开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 3 ) 参加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
( 4 ) 参加6次以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每项记1学分,需完成2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要求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执行。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如下: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应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应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突出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
2.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概念清晰、数据来源依据可靠、分析严谨,计算结果正确无误,对研究结论给出良好的管理学诠释。
八、毕业与学位要求
满足毕业要求,可获得毕业证书;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
(一) 毕业要求
满足以下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3. 修读完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考核合格;
4. 完成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5.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学位要求
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如满足学位授予标准,可授予学位证书。学位要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创新性要求的规定》以及管理学院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创新性要求的规定。
附件:附表 1.docx